首页 > 名人专访 > 对话青岛企业家 | 李文孔:为船舶运营管理装上“智慧大脑”

对话青岛企业家 | 李文孔:为船舶运营管理装上“智慧大脑”

发布于:2025-07-24 10:49:02 作者: 阅读:

从名不见经传到跻身国内船海服务的头部企业,青岛儒海船舶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了整整20年的深耕。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传统航运业,它又以前瞻性的实践,成为这场深刻变革的先行者与引领者——为船舶运营管理装上“智慧大脑”。

前不久,青岛儒海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为下一步进军资本市场打下了基础。

按照规划,青岛儒海未来将挂牌新三板,然后冲击北交所IPO。

01

从工程师到企业家

初到青岛儒海,记者就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员工都称呼李文孔为李工。

从工程师到企业家,李文孔的转身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的李文孔曾经当过6年海员,常年与船舶设备打交道。

在“跑船”打零工的过程中,他深感外国公司对中国工程师的歧视和偏见,“但凡有点技术含量的维修工作,外国船东都是请西方公司工程师,不允许中国人碰,中国人只能干点出力的活儿。”

02

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

很多人可能有个误区,认为船舶设备维保就是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动动螺丝刀和扳手。

实际上远没那么简单。现代船舶是高度集成的复杂系统,每种设备都有独特的工作原理和维护要求,而且船舶在世界各地运营,维保服务依赖于严格的管理体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效的供应链网络以及可靠的技术支持。

在李文孔看来,青岛儒海在行业内能够脱颖而出,不仅仅是靠上述这些优势,更在于抓住了数字化转型机遇。

2020年,青岛儒海率先研发“智慧眼SmartEye”AR远程专家系统,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和5G通信模组,对现场人员进行远程精准作业指导,由此快速扩大了客户群。

据统计,青岛儒海4年来在数字化方面累计投入接近1亿元,随之而来的是公司业绩实现质的飞跃,每年营收增长率都在30%以上。

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的兴起,又带来了新的行业变化。“船舶设备维保的核心竞争力是智能增效,而非人力堆砌。”在李文孔的决策下,青岛儒海“All in AI”。

对于青岛儒海而言,人工智能不单单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

传统的船舶设备维保都是事后维修和定期检修模式,而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可以延伸到设备全生命周期,做到“未坏先治”,大大降低突发故障的概率。

李文孔表示:“我们要在全球船舶设备智能维保领域树起一面旗帜,为中国船海服务创新和产业链配套作出青岛儒海贡献。”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青岛媒体网的部分内容由官方发布(作者为官方标识),大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发布。青岛媒体网对网络转载和用户投稿的内容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发布或转载了您未经允许的内容,请即刻联系18765968651或发送邮件至 15353218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

新媒体邀约

首页
媒体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