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专访 > 青岛市民营企业家深度访谈《十一组》2025年第一期:经济承压下,传统行业如何转型破局?

青岛市民营企业家深度访谈《十一组》2025年第一期:经济承压下,传统行业如何转型破局?

发布于:2025-07-22 10:34:00 作者: 阅读:

为充分发挥工商联执常委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由市工商联指导,执委十一组策划发起,鲁网青岛拍摄制作的首档民营企业家深度访谈栏目《十一组》正式上线。

《十一组》寓意工商联11个组的共381名企业家,他们是岛城优秀民营企业家中的佼佼者,他们守法经营,敢打敢拼,追求卓越,传承创新,勇担时代使命,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创造了不凡。

访谈栏目每期将邀请优秀执常委围绕数字化转型、新消费、企业发展战略、行业前瞻等企业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以1+1大于2的思想碰撞、资源聚合、事业耦合,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念、寻求发展共识、把握发展机遇、增强创新动力,助力我市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工商联是党领导的以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汇聚了一批岛城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其中,市工商联的执委队伍就是其佼佼者。为充分发挥优秀企业家的示范引领作用,由执委第11组策划发起,组织实施的11组访谈节目与大家见面。

企业家深度访谈节目《十一组》2025年第一期,我们邀请11组组长、首宏医链董事长、青岛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徐海波,青岛市产业生态链促进会会长、金海牛平台和海牛易货平台创始人江树国,青岛市绿色建设建材协会会长、上合及一带一路绿色建筑产业联盟主席刘春生与我们分享:经济承压下,传统行业如何创新破局而上?

徐海波:像我们原来这个行业是靠销售来赚钱,以产品销售来获取利润。那现在这个销售的利润越来越少了,我们的产能大大的超过了我们的需求。

我们国内规模以上的民营加公立医院(我们所说的规模以上指二甲以上的医院),大概有 53000 家。那53000家后边占了48000家的生产企业,大家这个同质化的竞争会非常厉害,出海一定是一个方向,但是医疗出海,它又受制于我们每个国家的一些行业认证。所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其实很多企业也是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

过去看相声,东城的土豆比西城便宜,抄两斤上西城来卖,现在不存在了。现在我们互联网时代,厂家都开始直播了,但工厂直销,他也有工厂的问题:资金压力、销售团队等一大堆问题。那工厂其实他也很难承担这么巨大的压力,但是它又违背了我们供应链“三流合一”的说法(贸易流、现金流、信息流合一)。

所以我觉得,对我们供应商来讲,无论是制造商、供应商和终端客户,大家都要改变一些新的理念。

江树国:像今天我们所在的这个会场,实际上就是顾家家居全国最大的单店。它最大的特点是锁着门、关着灯。日常如果一个老百姓进来想看看家具,对不起,找不着人接待。

那么,这个展厅是给谁开的呢?实际上是给我们平台的这些会员企业。只要你公司注册地址在我们园区,那么你就是这个平台的会员。

当会员给一个客户做完设计,要做装修的时候,客户一定要选家具的样子。这时候会员就可以带着他的客户,刷脸进这个展厅,然后所有灯就自动开了,客户自己选品。选好品之后,客户随便线上线下比价,会员保证给客户一个最低价。因为对于我们的会员的装修公司来讲,他在整个这件事上没有成本。他是用了他在终端有顾客这样一个因素,所以做了一个客户的二次销售。那么他稍微加一点利润就是暴利。对顾客来讲的话,也可以拿到最好的品牌、最合适的价钱。

所以说,当下这个经济环境,我们叫消费降级,但是品质在升级,就是大家花钱越来越谨慎,但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咱们这种模式恰好把大品牌的产品融入到了这样一个平台上,然后由中小企业来做他自己最擅长的销售任务。像我们这平台上,目前像诺贝尔瓷砖,青岛市最豪华的专卖店在我们三楼,所有的展厅全都是锁门关灯的模式。只要你有顾客,你自己带人回来,就有7000平米的大展厅可用,所以,像这种大品牌能够在金海牛产业园的二楼开这种锁门的店,就是一个大胆的创新。

用发挥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源优势,做了一个资源的优化配置,来促进自己产值实际的实现。

这是我们一个模式创新,我们这种玩法叫“开店不卖货”。

刘春生:大家都说“不融合不通”,所以有的时候租了个店,当它没法维持下去以后,使这个价格下不来,或者是价格下来的时候会影响到质量。那么在金海牛平台则采用这种集成化的做法,我感觉这种模式未来在全国复制是没有问题的。

2023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暨2023上合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要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随着这个峰会的临近,那么我们发起成立上合及一带一路绿色建筑产业联盟。联盟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上合及一带一路国家到中国来,要看到中国好的建材以及中国建造的一些工艺工法。联盟成立后,国家建筑材料全国研究所和认证中心对我们国内的绿色建材进行了一些遴选,目前得有170多家的绿色建材产品在我们上合国际贸易大厦当中进行了展示。也给俄罗斯的代表团、土耳其的代表团、哈萨克斯坦的代表团提供了一些贸易前期对接的使用场景展示,(同时)我们现在到那(上合及一带一路国家)去了以后,把中国的一些产能还有中国的一些生产的厂家做了一些生产制造的落地。

徐海波:中国现在很多行业面临的一个“急刹车、急转弯还得上坡”的情况。因为你可能转型到另外一个业态或者是模式时,可能你还要去从人、从模式上要不断的去打磨。

青岛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我们叫“三化四手”:第一要职业化,也叫专业化;第二要品牌化;第三叫资产化,就是我们是专职的人干专职的事。(四手)第一是要当做党建的能手、政府的助手、行业的舵手、企业的帮手。

今年,我们青岛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就发起了医疗生态大会,我们更想是跨省份、跨地域,把不同领域的一些业态(融合到一起)。

其实医疗行业,围绕医疗行业里边,能衍生出很多的业态,不光是产、销、用,包括我们的一些其他的材料。

江树国:最近在跟某个汽车制造工厂在做节能的生意,因为我们跟青岛市发改委的能源保障中心是战略合作的关系,他对一些大企业,每年是要节能降耗有指标的。我们常规好做的节能减耗技术都解决完了,那么怎么办?我们就平台组织这种专业的资源对接交流会,让更多的企业跟甲方面对面去交流。这时候,甲方就会在从中挑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新的节能降耗的解决方案,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这种产品技术。

那么另外一个需求,就是现金再付款,工程付款的时候也有压力,然后加上现在油车卖的也不是很好,所以他们也在倡导全民卖车。那么这样的话,对于很多管设备的这个工程师来讲,他们没有时间去卖车,也没有相关资源。所以我们现在给他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我给你做1000万(元)的节能,你给我(价值)1000万的汽车。这样既解决了他节能降耗的主需求,又实现了卖车的副需求,就是用“易货”来推动这种产业内循环的一种方法。因为只有让货物流通起来了,其实企业才有消费的能力。

你看,我们这个商会的名字就叫青岛市产业生态链促进会,其实你看我前面没有头,就没有行业性质,我们在摸索的就是,如何围绕一个行业上下游打造一个生态。那么我们的宗旨就是紧扣会员企业的发展诉求,然后打造一个叫“成人达己、错位共生”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生态圈,这是一种通过平台模式打造生态的做法。

那么有了这种资源聚集之后,要做的另外一个事就是要让知识和技术共享。所以我每年组织几百场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活动上让厂家你多讲,其实是为了去找自己的,我们叫渠道增量。

所以我们一直在鼓励把企业做成“X型”,“X型”概念,前端一定是要有更多跨界的资源,也就是你的渠道要多,后端一定供应链要多。

现代易货平台,我们是联合中国银行打造了一个线上的商城,那么它的发心就是想解决会员企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库存和自己擅长的服务,但是你需要一个渠道去交流互动。所以我们线上的平台叫海牛易货平台,它就相当于线上的“李村大集”。

刘春生:2024年的10月份,我们到哈萨克斯坦去进行了考察,因为上合在那做了商务中心,也委托我们去把绿色建材在中国遴选后,向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套经济特区赋能,也是国际贸易输出的情况,我们在那就做了一个前期的“前店中仓后厂”的情况。

“前店”就是中国建材整个的展示,展示区,让国际友人都能去直观看到这些建材的产品属性、价格包括它的性能。

贸易达成了之后,那么我们出怎么出?因为两个国家的语言,包括付款的方式的节点,考虑产品,我们要安全走出去,把钱安全收回来,这是贸易最终的宗旨。于是,我们建立了“海外仓”,就是中国所有的产品出去以后先到“海外仓”,“海外仓”工作人员通知相关采购的国外的企业到这来验货、付款之后拉走,这就是“海外仓”的功能。

未来还要形成一个“后厂”的概念,把中国的建筑材料的生产设备,到国外进行投产生产这样的产品。

一个是我们出去以后的结算问题,这个结算问题,上合我们2024年的10月份,做了一个上合资本港,用于实现各个国家、上合这些国家的资本结算的互通。另外,我们在向哈尔滨国际贸易集团和俄罗斯结算的这个难点的问题,也通过这些途径解决企业贸易当中的一些收款难的问题。

第二个,比如说企业出去以后,法律、语言、注册、用工,包括签证等一些方面的情况,那么我们上合示范区也在做一些商务中心,就是出去以后,我们把所有的方面都考虑到了。

再一个来说就是中国建材出去以后,能不能得到其他相关国家的认可。我们和国家建材中心、国家标准建材院做了一些国际相互确认的相关标准的模式,涵盖标准的形式、资金结算问题,以及出海后的签证和相关手续问题。

徐海波:说个数据吧,今年医疗在国内的消费同比是下滑了30%多,但是出口可能增长了百分之六七十。

所以今年我们国内一些头部的医疗企业、生产企业,其实整个的增长完全靠出口。尤其是在疫情这三年,我们中国的医疗器械生产的产品,像呼吸机,以及一些与新冠相关的急救产品,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认可。所以疫情过后,中国的一些AVD产品、影像产品都快速在国外得到了很多的订单。

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令人振奋的一件事、但是其实要从整个行业来看,我们制造业中的生产企业,现在全国生产企业大概有48000家。这个数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在2018年以前,中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只有16000家左右,你看这个增长是非常快的,疫情推动了中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增长。

第二个就是刚才我谈的,国产替代也给我们中国医疗器械本土化的生产加了一把油。

徐海波:

我觉得大家还是走过了40年的一个快速增长期,但是你拉长周期来看,我觉得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一些问题。

就是我认为传统,我们不能把我们自己放到一个传统的领域里面去。因为我始终认为一个行业要经历百年以上,作为一个企业,我们才能叫传统的企业。其实传统的企业它有它的文化底蕴、品牌底蕴,包括我们制造业上的一些底蕴。你认为你干了20年,就认为自己是一个传统企业,我觉得这个会把我们的思维给固化了。

那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是在一个全球的经济周期里边,又套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周期,双下行的周期,所以我认为我们还是在一个生长期,只不过是在生长期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个全球周期性的下行期。所以我们怎么去把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心态与世界经济周期做一个匹配?

那说到我们医疗企业,实际上我也讲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们走了这么一个过程。

你看我们刚才讲医疗经历了你比方说国产替代,我们国产替代这口号不是说我们喊喊就能喊出来的,是真正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青岛媒体网的部分内容由官方发布(作者为官方标识),大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发布。青岛媒体网对网络转载和用户投稿的内容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发布或转载了您未经允许的内容,请即刻联系18765968651或发送邮件至 15353218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

新媒体邀约

首页
媒体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