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专访 > 身边的九三人 | 陈昌金:恒心铸实业,星火育英才

身边的九三人 | 陈昌金:恒心铸实业,星火育英才

发布于:2025-08-01 11:01:24 作者: 阅读:

他是实业报国的科技先锋,以自主创新铸就行业标杆;

他是教育兴邦的办学楷模,用改革实践谱写时代华章。

作为勇立潮头的创新者,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九三学社社员的家国情怀。

他就是青岛恒星集团主席、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董事长陈昌金。

一、跨界破局:自杏坛授业至商海纵横

1959年,陈昌金出生于江苏省射阳县蒲港村的贫困农家。父母淳朴殷切的教诲,让他从小埋下“教育改变命运”的种子。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他成为青岛化工学院(现青岛科技大学)的一名教师,在实验室里先后研发出三坐标计量仪、出租车计价器等20余项专利产品。1988年,他带着专利创办了青岛恒星集团有限公司,其研发的出租车计价器迅速占领全国1/3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企业迅速发展并稳居行业前三强,成为青岛首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

二、教育革新:由职途筑基到德才兼成

2000年,在中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陈昌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从科技实业转向民办教育,创办了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他秉持“让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能上大学,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初心,创新性地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教育体系,开创“校企孪生相长”的办学模式。依托“专业引领产业、产业促进专业”的发展战略,学校配套建设了100余家实体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教学上实行“半天理论、半天实践”的模式,打造“四真”育人环境(真实场景、真实岗位、真实项目、真实管理)。学生在数字媒体、机器人等100多个实践项目中锻炼技能,有效解决了“学用脱节”的难题。陈昌金还大力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君子向未来”主题活动。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办学经验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经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被誉为“就业率、就业质量双高院校”。

三、家国情怀:从桑梓萦怀到文脉赓扬

2013年,深受“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的感召,陈昌金加入九三学社。作为九三学社社员,他始终践行着“科教报国”的初心使命,将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与自身实业报国、教育兴邦的理想紧密结合,在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领域不断开拓进取。他多次参与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会组织的科普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专题讲座、技术指导等形式,将前沿科技知识传播给青少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九三学社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作为“义门陈”后裔,陈昌金将千年家风融入现代实践。2019年,他支持家乡编纂射阳县首部村志《蒲港村志》;2024年,投资2亿元在家乡建设公益性康养中心,为老人提供“吃住医娱教”一体化服务。他更宏大的布局是规划建设义门陈文化产业园,以沉浸式体验和家风研学为核心,打造“忠孝为本、崇文重教”文旅IP,推动中华家风文化全球传播。

“尽快实现硕士点突破,着力打造‘全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东方名片’。” 站在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创建25周年的节点,陈昌金提出。这位从黄海之滨走出的企业家、教育家,正以卓越的远见和创新的理念,在服务国家发展的道路上,书写着跨界奋斗的精彩篇章。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青岛媒体网的部分内容由官方发布(作者为官方标识),大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发布。青岛媒体网对网络转载和用户投稿的内容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发布或转载了您未经允许的内容,请即刻联系18765968651或发送邮件至 15353218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

新媒体邀约

首页
媒体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