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专访 > 对话青岛企业家 | 赵强:​做强公司胜于做大公司

对话青岛企业家 | 赵强:​做强公司胜于做大公司

发布于:2025-07-31 14:46:22 作者: 阅读:

  万级洁净车间内,工作人员在显微镜下操作着细如发丝的纤芯,装配到一个小小的元器件里。

这款磁光开关正是青岛浦芮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能够在太空中经受高温、低温、振动、辐射等考验,保障嫦娥六号探测器、天和核心舱、北斗卫星、神舟载人飞船等重大航天工程。
“在航天光器件领域,浦芮斯已经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我们是全球磁光开关技术的源头,是行业内无可争议的领导者。”青岛浦芮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强说。

01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传输信息,而光开关的作用则是将光信号从一根光纤传输到另一根光纤。传统的光开关是机械式,在切换速度、寿命、功耗等方面并不理想。直到美国硅谷的Primanex根据法拉第旋光效应研发了独步全球的磁光开关技术,在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迅速取代机械式光开关。
 
2004年,从北美选择回国创业的赵强,承担了Primanex在中国产业化的重任,磁光开关由此开始了在青岛落地生根的旅程。
为什么把公司设在青岛?这源于一段始于学生时期的缘分。
 
  早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赵强就常常利用假期时间跟随父亲辗转山东各地出差,青岛尤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归国创业的那一刻,几乎是不假思索地选择了青岛。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仰望苍穹。既是源于赵强的个人兴趣,从本科、硕士、公派美国攻读博士再到回国创业,始终热爱光学专业,也来自于产业规律,在一个窄而深的行业,没有足够多的积累不可能成功。
 
  如今,浦芮斯的创新从最初的磁光开关,衍生出热稳定波长标准具、光纤时延线、测风激光雷达等多个产品种类,应用于航空航天、光纤通信、传感物联、仪器仪表、风电气象等领域。
以浦芮斯研发的非相干测风激光雷达为例,从设计层面解决了传统多普勒型激光雷达成本昂贵的痛点,获得完全兼容的测风性能。
 
  前不久,赵强参加了北京国际风能大会。“风电的全生命周期都需要精准测风,风电的核心数据关系到风电场的发电效率乃至投资回报,我们是中国风电领域最早研发激光雷达技术测风的企业之一。”他表示。

02 
做强公司胜于做大公司


  单从规模来看,团队40多人、年产值几千万元的浦芮斯是一家典型的小微企业;在行业地位上,浦芮斯却是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服务的都是国内外顶尖的企业和机构。

  在细分领域持续深耕,对于浦芮斯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而言,是实现技术领先和市场拓展的生存之道。赵强把细分高端市场形容为“高处不胜寒”,但是一旦攻下就是“一览众山小”。“细分高端市场的特点是体量不大,但难度高,别人想‘山寨’也做不了。举几个例子,国内外的航天项目都要用到我们的磁光开关,全球长途光纤骨干网超过一半的通信流量经过我们的磁光开关。”他说,这是一个属于“专精特新”的时代,能够脱颖而出的企业都是在细分领域冲到全球最前沿。
 
  多年来,浦芮斯坚持了一条“小而美”的发展路径:不融资、不上市、不贷款,完全靠自有资金投入研发,每年的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
 
  “做企业不一定要追求规模,浦芮斯的目标是做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打磨产品和技术,用在开拓市场上。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不刻意追求融资上市,也不盲目扩张,而是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做好自己。有人可能并不认同我的观点,选择这样的道路确实很辛苦。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某一条产业链出现机会,水到渠成地把企业做大。”赵强告诉记者。
 
  这样的机会正在到来。以马斯克的星链项目为标志,卫星互联网成为通信领域的下一个竞争焦点,将极大带动航天光器件的需求。“20多年前,地面光纤网络的建设涌现了华为、中兴等一批鼎鼎大名的企业。如今在太空建设‘信息高速路’,可以想象未来将会诞生多少伟大的企业,浦芮斯就是要成为这样的企业。”赵强说。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青岛媒体网的部分内容由官方发布(作者为官方标识),大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发布。青岛媒体网对网络转载和用户投稿的内容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发布或转载了您未经允许的内容,请即刻联系18765968651或发送邮件至 15353218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

新媒体邀约

首页
媒体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