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期】【咱们青岛人】青岛非遗工匠,把面人捏进人民大会堂!
平淡无奇的面团在手里揉捏,转瞬间就变成栩栩如生的小动物。青岛非遗匠人张世建正在展示的这门神奇的手艺名叫“面塑”,俗称“捏面人”。
从街头巷尾的把玩件,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张世建从事面塑传承近20年的时间,他不仅是城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面塑传承人,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面人汤第三代传人。今年5月份,张世建应邀创作的面塑作品,更是摆进了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从父辈手中接过传承重担,张世建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如今,张世建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甚至有美国徒弟不远万里学艺。他每年还会开设上百场研学活动,“希望影响到更多年轻人,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张世建说。
01
幼年学艺,
他的面塑作品展览在人民大会堂
面人存在于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中,对于张世建来说,这份回忆尤为深刻。
“我们家祖辈都是捏面人的,在我小的时候,爷爷和父亲会在农闲时捏面人到庙会上卖了贴补家用。”张世建说,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捏面人的手艺。
成年之后,张世建顺理成章继承了家业,成为一名面塑手艺人。“相比较规规矩矩的上班,我更喜欢捏面人,便以此为业了。”张世建说,大概十年前,为了更好地提升手艺,他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汤传人董凤岐为师,潜心钻研。“董凤岐老师还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跟着老师系统学习了美术、素描,还有人体结构相关的知识。”
张世建说,做面塑最难的是捏出人物的神韵,这需要对人体的骨骼、肌肉有清晰的认识,还需要了解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老手艺人都是凭感觉捏,面塑风格粗犷技艺简单。我在经过学习后,像人物发饰、服饰这类的细节,可以做的更加准确。”将现代美术的知识运用到传统面塑制作中,张世建的手艺有了长足的进步。
除了精进技艺,张世建还对面塑配方加以改良。“调色用的是纯天然的矿物或者植物原料,可以长久保持色泽。”张世建说,他在面塑原料中加入了现代环保的材料,使面塑成品可以更加长久的保存。
从事面塑传承近20年的时间,现在,张世建是北京面人汤第三代传人、城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面塑传承人。今年5月份,张世建应人民大会堂邀请,创作了一组反映中国与刚果友谊的面塑作品“大熊猫与霍加狓”,在国家领导人接见刚果总统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展陈。
02
创新表达,
老手艺的现代“副本”
从前辈手中接过传承的重担,张世建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面塑的发展是要与时俱进的。“作为一个传承人,我觉得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推出当下人们喜欢的作品。”张世建说,根据老中青不同人群的喜爱,面塑分为三种风格。
“中老年人喜欢的风格比较传统,像寿星、关公,或者寓意比较吉祥的题材。”张世建说,年轻人和小朋友喜欢的多是真人塑像和卡通形象。“像现在年轻人追捧的盲盒、手办,我也会进行了解,再进行改良,通过面塑的形式呈现。”
如今,张世建有徒弟几十人,教过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遍布国内外。“前几天,我的美国大徒弟诸葛杰瑞还到工作室来学习。”张世建说,诸葛杰瑞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时非常震惊,对传统面塑手艺赞不绝口,当天还制作了自己女儿的生肖面塑。
03
坚持与传承,
他为非遗引入新鲜血液
非遗传承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学面塑要想获取回报,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捏一个面人长的话需要几个月时间,很多年轻人迫于生存压力也就放弃了。”张世建说,当年一起学艺的师兄弟有几十人,现在只剩他一人还在坚持做面塑。“面塑传承之路艰辛,但我对这份手艺的喜欢,会支撑我坚持做下去。”
在张世建的影响下,他今年9岁的女儿张安琪也非常喜欢面塑。“从小就看爸爸捏面人,我也特别喜欢捏小动物和白雪公主,还有我想象中的人物。”张安琪说,在她的心目中,爸爸的捏的面人是世界上最好的。
眼下,张世建每年在学校或者社区开设上百场非遗研学,“每节课可以教一个简单的作品,孩子们能在课堂上学一些基础手法。”张世建说,每年有上千人能在他的课堂上体验到面塑手艺的魅力,他希望可以影响到更多的年轻人,为非遗引入青春的血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