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升级购房以旧换新新政
近期,为打通一二手房市场置换交易链条、激活改善型需求、促进保障房供应,青岛进一步升级购房“以旧换新”政策。
一、政策核心机制: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1. 收购范围与条件
旧房要求:房龄≤20年、产权清晰、配套完善的成套二手房;
新房要求:新购住房需满足面积或总价“双高于”旧房;
转化用途:收购的旧房优先转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长租房,2025年目标收购≥1200套。
2. 财政支持力度
直接补贴:市级财政对收购方(国企/社会资本)给予每套3万元一次性补助;
贷款贴息:提供5年期、年利率2%的贴息支持,降低收购资金成本;
资金分担:一次性补贴由市财政承担,贴息由新房所在区级财政负担。
3. 实施主体“2+10”模式
由2家市级国企(如城投)与10个区属国企主导收购,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实现“全市通收通购”。
二、政策升级亮点(7月14日新政)
1. 引入市场化平台保障交易安全
贝壳“优鲜卖”平台提供三方协议:若旧房未售出,可退还新房定金,降低换房风险;截至目前,已有197户家庭通过该模式完成置换。
2. 价格评估机制优化
旧房由3家机构独立评估,取中间值定价,避免压价或虚高,居民不满意可随时退出。
3. 操作灵活性提升
支持“卖一换一”“卖多换一”及跨区置换,打破区域限制。
截至目前,政策平台累计收到4400套置换申请。
根据第三方数据披露,青岛上半年二手房成交3.14万套(超新房),但挂牌量高达17万套,供需严重失衡。当前二手房均价约13114元/㎡,同比降10%,连续38个月下跌,二手房以价换量压力依然较大。
推动以旧换新,既可以缓解二手房高库存堰塞湖,又可以提振新房市场。
青岛新政通过 “存量房转化保障房+财政精准补贴+市场化平台托底”,构建了“去库存、促改善、补租赁”的闭环。
推进以旧换新,对居民来讲,能够降低换房资金压力与交易风险,释放改善需求;对市场而言,可以加速二手房流通,带动新房销售,同时扩充保障房房源;对政府来说,也可以推动“市场+保障”双轨住房模式布局。
可谓一举多得,核心关注点在于以旧换新的量级以及旧房改造后的运营效率。
目前来看,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十个城市发布购房以旧换新激励政策,具体做法不一而足,但收效一般。
核心卡点为财政支持力度有限;房子总价过高,购房决策较为谨慎,补贴难以像家电焕新般有效刺激消费;收购转为租赁用房,租售比仍然偏低,市场化逻辑难以成立。
不过,伴随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房价进一步修复,以旧换新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