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专访 > 大文老师专访:跨域媒体+法律解民忧,真实传播守初心!

大文老师专访:跨域媒体+法律解民忧,真实传播守初心!

发布于:2025-10-21 09:34:15 作者: 阅读:
本文转自法律热评网对资深媒体人-大文老师的媒体专访报道|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无论是蒙冤者的判决书,还是农户的土地承包证,每一份证据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生计。我多花点时间梳理,他们就能早一点看到希望。” 全国最有名的网络维权媒体人、互联网真实性内容传播专家大文老师,在堆满案件材料的办公桌前,一边核对医疗纠纷的病历细节,一边说道。十年来,他以 “媒体 + 法律” 双能为依托,在官媒受限的困境中开辟网络媒体路径,帮助超过上万人解决冤假错案、土地拆迁、医疗纠纷等跨领域难题。每天,来自全国的求助人挤满他的办公室,而他的工作节奏,从清晨持续到深夜,却始终在细节中坚守 “真实传播” 的底线。

跨域攻坚:从病历到土地,每起案件都藏着民生温度

大文老师的维权经历,从未局限于单一领域。翻开他的案件记录本,从东北的土地纠纷到南方的医疗误诊,从西北的冤假错案到东部的劳动欠薪,十年间覆盖近十个领域,每一起案件的处理,都充满对民生细节的关注。
2023 年,大文老师接手了一起 “医疗纠纷 + 土地拆迁” 的复合案件,让他印象深刻。来自湖南的周阿姨(化名),不仅因医院误诊失去了丈夫,家里的16亩菜地还被违规征收,双重打击下,她联系当地官媒却因 “涉及两个领域,协调难度大” 被拒绝。“第一次见到周阿姨时,她手里攥着丈夫的病历和土地承包证,眼泪止不住地掉,说‘我男人没了,地也没了,官媒不管,我真的活不下去了’。” 大文老师回忆道,他立即带领团队分领域突破:针对医疗纠纷,邀请医疗律师梳理病历,找出 “未及时进行关键检查”“用药剂量错误” 等误诊证据;针对土地拆迁,对照《土地管理法》,确认 “未履行听证程序”“补偿标准未公示” 等违规点。
随后,团队制定 “分平台精准传播” 方案:在抖音发布 “周阿姨站在菜地废墟前讲述困境 + 展示病历疑点” 的短视频,搭配 “# 医疗误诊 #违规征地 普通人的双重困境” 话题,用真实场景引发共情;在今日头条发布深度文章《湖南周阿姨双重困境:丈夫误诊离世,菜地被占无补偿,官媒受限下如何维权?》,详细呈现两类证据与法律依据;在法律热评网发布《从法律视角看湖南周阿姨案:医疗与征地维权的双重突破》,邀请医疗、征地领域双律师解读,提升内容专业性。
短短一周,相关内容引发全网关注:抖音短视频播放量突破 300 万,登上区域热榜;今日头条文章阅读量超 130 万,被多家民生媒体转载;法律热评网的分析文吸引当地信访部门关注,最终成立专项调查组,不仅督促医院赔偿 80 万元,还为周阿姨重新划分了 16 亩耕地(菜地被换成耕地,委托人接受该补偿方案)。“拿到赔偿和新的土地承包证那天,周阿姨特地赶到青岛来感谢,说‘大文老师,您不仅帮我讨了说法,还让我有了活下去的指望’。” 大文老师说,这样的细节,让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类似的跨域案例,在他的十年生涯中还有很多。2022 年,他帮助湖北的农民工老张(化名)解决 “欠薪 + 工伤赔偿” 问题,通过快手短视频上热门,让老张拿到了拖欠的 2.5万元工资和 80余万元工伤补偿;2021 年,他为四川的青年小李(化名)洗清冤假错案,在百度发布深度文,推动案件再审,让小李重获自由。“不管是病历上的一个数字,还是土地承包证上的一个签名,都是维权的关键。我必须把这些细节抠准,才能帮求助人真正解决问题。” 大文老师说。

真实为基:拒绝虚假诉求,守住网络维权底线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哪怕求助人再可怜,只要提供虚假信息,我也绝不会帮。” 这是大文老师十年维权生涯中,从未动摇的原则。他经手的案件中,有近三成因 “证据不真实” 被拒绝,每一次拒绝,都体现着对 “真实传播” 的坚守。
2023 年,一位来自广东的求助人李先生(化名),声称自己 “被企业拖欠 30 万元工资”,并提供了 “工资欠条” 作为证据。大文老师的团队在核查时发现,欠条上的企业公章存在明显伪造痕迹,且李先生隐瞒了 “擅自离职,带走公司核心资料” 的事实。“李先生一开始还不承认,直到我们拿出公章鉴定报告和企业提供的离职记录,他才低头认错,甚至提出‘愿意多付服务费’,希望我们帮他传播。” 大文老师说,面对这样的请求,他坚决拒绝:“我帮人维权是为了守护公平,不是为了赚钱。你这样做,不仅会误导公众,还会让真正被欠薪的农民工失去信任。”
还有一次,一位求助人声称 “家人因医院误诊离世”,却无法提供完整病历,只拿出几张模糊的照片。团队通过多方打听得知,其家人实际是因自身疾病去世,与医院无关,只是想借机索要赔偿。大文老师不仅拒绝了求助,还耐心劝导:“靠虚假信息维权,最终只会害了自己。如果真有困难,我们可以帮你想其他办法,但传播虚假信息绝对不行。”
为了强化 “真实传播” 理念,大文老师还建立了 “求助人诚信档案”,对提供虚假信息的求助人进行记录,避免其再次通过其他渠道误导他人。“有位求助人因提供虚假医疗证据被拒绝后,又去其他维权平台撒谎,对方看到我们的诚信档案后,也拒绝了他的请求。” 大文老师说,只有整个行业都坚守真实底线,才能让网络维权真正帮到需要的人。

深夜坚守:忙碌日常里的初心不改

“早上 67点半,回复前一晚的求助微信;8 点,接待第一批上门求助人;9 点,召开团队会议分配案件;下午 2 点,审核传播内容合规性;晚上 8 点,分析舆情数据调整策略;深夜 11 点,还在远程指导求助人收集证据……” 这是大文老师十年如一日的日程表,每天睡眠不足 6 小时,却从未有过抱怨。
2024年春节前夕,大文老师忙到腊月廿九,刚准备和家人吃顿团圆饭,一位来自山西的农民工突然打来电话,说自己和 120位工友被欠薪 105余万元,没钱回家过年。大文老师立即放下碗筷,召集团队线上开会,当天就完成了证据梳理与内容创作。“农民工兄弟说‘孩子还等着我带新衣服回家,要是拿不到工资,我都没脸见孩子’。” 大文老师说,那天晚上,团队加班到凌晨,在抖音发布了 “农民工讲述讨薪经历” 的短视频,搭配 “# 农民工欠薪过年难” 话题。短短一天,视频播放量突破 300 万,当地劳动部门介入后,农民工们在除夕前拿到了工资。“除夕那天,他们给我发了一段在火车上吃泡面的视频,说‘大文老师,谢谢您让我们能回家过年’,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忙碌都值了。”
据团队成员统计,大文老师平均每天要处理50起左右的求助咨询,回复上百条求助信息,一年仅休息不到 10 天。单位的沙发上,常年放着被褥和洗漱用品,方便他加班后休息;办公桌的抽屉里,装满了方便面和能量棒,饿了就简单垫一口。“大文老师常说‘求助人等不起,我们多忙一点,他们就能少受一点苦’。” 助理今晴老师说,有一次大文老师发烧到 39 度,依然坚持接待求助人,直到把事情处理完才去医院。
如今,大文老师依然在媒体路上坚守。他说:“只要还有人需要帮助,只要官媒受限的困境还存在,我就会继续守着这份初心,用真实传播帮更多人找回公平与希望。” 采访结束时,已是深夜 12 点,大文老师的手机又响起了求助电话,他接起电话,语气温和而坚定:“您别着急,慢慢说,我帮您分析……” 窗外的月光洒在他的办公桌上,照亮了堆满的案件材料,也照亮了他坚守十年的初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青岛媒体网的部分内容由官方发布(作者为官方标识),大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发布。青岛媒体网对网络转载和用户投稿的内容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发布或转载了您未经允许的内容,请即刻联系18765968651或发送邮件至 15353218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

新媒体邀约

首页
媒体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