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上青岛 > 栈桥梭子蟹“一挖一麻袋”?然而实际是……青岛专家最新分析

栈桥梭子蟹“一挖一麻袋”?然而实际是……青岛专家最新分析

发布于:2023-11-22 10:08:30 作者: 阅读:
近日,
市民、游客组团在栈桥抓梭子蟹的小视频
又刷屏了。

栈桥梭子蟹真能“一挖一麻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小编进行了实地探访,
并就相关问题
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

 

11月21日16时的栈桥景区,远处水天一色,夕阳余晖洒在海面,波涛涌动,闪动粼粼波光,近处长虹卧波,栈桥上人流熙攘,海鸥盘旋,一派旖旎风光。根据潮汐表,当天的最低潮时间将出现于18时左右。此时,潮水逐渐后退,露出了大片礁石和滩涂。赶海的人们散落在岸边,或不停翻动礁石,或挥舞着铲子卖力挖沙,忙得热火朝天。

 

在网上热转的栈桥捉梭子蟹视频中,不少市民带着耙子在滩涂上翻找,收获颇丰,捉到的梭子蟹装满了水桶、袋子,看起来极具吸引力,但在现场见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打探一下在此赶海的市民、游客的“战利品”,发现基本上都没什么大收获,通常只有零星蛤蜊躺在矿泉水瓶底,有些人捉到了小鱼,偶尔有几只小螃蟹作伴,但几乎都是被青岛人称为“屎蟹子”的平背蜞、肉球近方蟹。

 

在市民毕女士的水桶中,见到了唯一一只梭子蟹,后盖长度约五六厘米,夹在几只蛤蜊、“屎蟹子”当中,很抓人眼球。“我们就是看了栈桥有梭子蟹的视频之后,今天专门带着孩子来体验体验赶海的。”毕女士说,赶海的乐趣在于收获小海货的满足感,但到了栈桥之后,发现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视频中呈现的样子,多少有点失望。

 

“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青岛了。”
“太羡慕了,隔壁城市小孩馋哭了。”
“螃蟹比海鸥都多,还在等什么,冲啊。”
……
在栈桥捉梭子蟹的视频下方,
网友们讨论热烈,
IP地址显示为外地的网友
羡慕之情仿佛要溢出屏幕。
与他们相比,
部分老青岛显然淡定得多。
“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五十多岁了,
从来没看到栈桥还有这么多蟹子,
还是梭子蟹。”
“身为一个青岛银,我从来没挖到过。”
“栈桥还能挖到梭子蟹?”

 

而在现场,有位市民说自己看了视频后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经常来栈桥玩,没怎么见过梭子蟹,另一方面又被生动鲜活的视频吸引,还是决定来栈桥“眼见为实”。“结果,连梭子蟹腿都没见到。”作为土著,她认为,抓梭子蟹也要赶“潮水”,这波过去了就没了。

 

“周末的时候,景区的市民、游客比现在多得多。我们了解到,不少是看了栈桥抓梭子蟹视频后来的。”青岛海滨风景区栈桥景区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王万波说,虽然近些年来,栈桥景区水质不断改善,环境愈发绿色环保,但自己和同事都几乎没有见过梭子蟹的踪影。“我们非常欢迎大家来栈桥游玩,但在景区,梭子蟹真的很少见。”他认为,前几日出现的“梭子蟹潮”,应该是偶然现象,并提醒市民不要因为视频跟风捉蟹,避免失望

 

在老青岛眼中,栈桥景区,是外地游客和不少本地市民节假日必到打卡地,却不是一个很理想的赶海地,物产远不及沙子口、王哥庄以及西海岸部分海滩收获丰富。退大潮的深夜里,赶海达人们戴上头灯,才能收获到海螺、蛏子等海货,或者潜到一定的深度,可以捞到海参。

 

 
忽然出现又消失的“梭子蟹潮”
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临近的一浴、六浴等海滩
没有出现?
对此,
小编专门咨询了水产专家
↓↓↓
 

“最近网上这类视频真是不少,我也看到了。”黄海水产研究所主要从事海洋甲壳类动物遗传育种、海洋生物育种资源等方面研究工作的专家告诉记者,视频中的梭子蟹为三疣梭子蟹,既耐高盐也耐低盐,对海域的适应性很强,抗病能力也不错,是黄海最常见的螃蟹。海洋生物扎堆出现最常见的原因是风暴潮,但初冬季节并没有风暴潮,所以栈桥这波梭子蟹可以排除是受风暴潮的影响。

 

专家分析,目前正是螃蟹迁徙到深海越冬的时间,它们跟随温度游走,而这波梭子蟹可能是因为迷失方向,或者受到温度、洋流的影响,误打误撞来到栈桥。还有一种情况是,部分螃蟹可能是6月放流的苗种,成长至今,受到海水温度的影响,延迟交配,刚刚完成交配后,也意味着走完了自己的生命周期,体质很弱,随着潮水被冲上岸。所以栈桥出现大量梭子蟹纯属偶然现象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青岛媒体网的部分内容由官方发布(作者为官方标识),大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发布。青岛媒体网对网络转载和用户投稿的内容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发布或转载了您未经允许的内容,请即刻联系18765968651或发送邮件至 15353218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

新媒体邀约

首页
直播基地